市民:
“看起来容易,抓起来难!”
怀着好奇的心理,记者兑换了10元钱的游戏币,结果一个娃娃都没抓起来。
“看起来容易,抓起来难。”记者抓取时,听到不少人在娃娃机前抱怨。记者看到,短短半个小时,陆续有几拨人来抓娃娃,多为年轻情侣,也有带小孩的家长,每一拨人都抓了10余次,但抓到娃娃的人寥寥无几。
“太难了,每次娃娃要抓到出口时,机械爪好像突然抓力不够,就掉了。”带儿子来逛超市的陈女士购买了20个游戏币,谁知最后以失败告终。
市民段先生是抓娃娃爱好者,他尤其钟爱剪线娃娃机。“剪线娃娃机里的玩偶个头更大,做工更精致,送给小孩当玩具再合适不过。”段先生说,“抓娃娃真的要靠运气,我有一次用6个币就剪断一个,有时候用100多个币却没有收获。”
图为市民从娃娃机里夹起来的“娃娃”。
花费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得到一个娃娃,究竟值不值?
段先生有自己的见解:“如果花费三四十元得到一个剪线娃娃就值,超过的话就不值了。不过我更享受游戏过程的乐趣,那种刺激的感觉是花钱也买不来的。”
在采访中,有不少消费者提出质疑,抓娃娃靠的究竟是实力还是运气?
“既要靠实力又得有运气。”市民周鹏成是位抓娃娃能手,当晚他用20个币抓到4个“战利品”。对于抓娃娃,他有自己独到的经验:“娃娃的位置很重要,一般要在出口旁边,而且得高于出口。同时要抓到娃娃的重心,一般体型较小、棱角分明的娃娃比较好抓。此外,还要仔细观察机械爪的旋转方向和角度。”
提醒:
娱乐要有节制,切入沉迷
“抓不到娃娃不是运气问题,也不是技术不好。”在采访中,不少市民似乎知道个中原委,他们告诉记者,娃娃机可随意调整抓取率,这才是抓取失败的根本所在。但是,即使知道娃娃机有“问题”,有人还是忍不住想玩。
记者在网上搜索娃娃机发现,一台机器的价位在2000元至4000元不等,娃娃的成本一般在5元至40元,不少商家在其销售网页上直接注明“抓取成功率可调节”。在一款机械爪娃娃机的使用说明书上,不仅机械爪的抓取力道可以调节,连“掉落技巧”也能调节。抓取力道决定了能不能抓起娃娃,“掉落技巧”则决定了抓取娃娃后在运输途中会不会掉落。
随后,记者联系了某娃娃机销售厂家,该厂家负责人得知记者来意后,以“不便透露”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,只表示会派工作人员定期添加娃娃,且收益较为可观。
“有些人越抓不到就越想抓,最后越陷越深。”虽然娃娃机深受人们喜爱,但仍有很多市民保持冷静态度,他们提醒消费者,娃娃机作为游艺机的一种,供人娱乐是其主要目的,消费者要有节制,千万不可沉迷其中。
来源:广安日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